1F411053 知道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
1、坝址、坝型选择
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要紧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一样的坝轴线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坝型和枢纽布置,如:河谷狭窄,地质条件好,适合修建拱坝;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以使用重。一般是选择不一样的坝址和相应的坝轴线,作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策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出坝轴线地方及相应的合理坝型和枢纽布置。
地质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
坝址地质条件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要紧条件,对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总是起决定性用途。通常来讲,坝址地质总会存在一些缺点的,需采取不一样的地基处置办法处置。坚实的岩基具备较高的承载力和抵抗冲刷预防渗透能力,对坝型选择几乎没什么特别的限制;砾石地基经过充分压实,对土坝、堆石坝和低混凝土坝还是合适的,但要特别注意地基的渗流控制问题;粉砂、细砂地基如设计适合也可以修建低混凝土坝和土坝,其主要问题是预防沉陷及渗流问题;黏土地基适于建土坝,不适合建混凝土坝及堆石坝。
地形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
坝址地形条件在非常大程度上会干扰坝址。通常来讲,坝址宜选在河谷狭窄地段,坝轴线较短,可以降低坝体工程量。但对一个具体枢纽来讲,还要考虑坝址是不是便于泄洪、发电、通航等建筑物的布置与是不是便于施工导流,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剖析,选择有利的坝址。对于多泥沙的河道,要考虑坝址地方是不是对取水防沙有利;对于通航需要的枢纽,还应该注意布置通航建筑物对河道水流形态的需要,坝址地方要便于上下游引航道与通航过坝建筑物的衔接;对于引水灌溉枢纽、坝址地方要尽可能接近用水区,缩短引水渠长度,节省引水工程量。
施工条件
要便于施工导流,坝址附近尤其是其下游应有较开阔的地形,以便布置施工场地;距离交通干线较近,便于施工运输;可与永久电网连接,解决施工用电问题。
建筑材料
坝址附近应有足够数目符合水平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对于料场分布、储量、埋置深度、开采条件与施工期淹没等问题均应认真考虑。
2、各类建筑物在枢纽布置中的需要
1,挡水建筑物:除拱坝外,挡水建筑物一般布置成直线,如此可使坝轴线最短,坝身体积最小:对建筑物的受力状况有利,并且便于与相邻建筑物的连接。但有时受地质和地形条件的限制,也可以将坝轴线布置成折线。
2.泄水建筑物:如使用溢流坝,应使溢流前缘与上游来水主流方向垂直,下游出口方向最好与原河道的主河槽水流方向一致。溢流坝应尽量布置在坚硬完好的岩基上。溢流坝与土石坝相邻时,要预防坝前水流淘刷土石坝坝脚。为了降低下泄水流对其他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影响,有时需在溢流坝与发电、通航等建筑物之间布置导墙。河岸式溢洪道应尽可能布置在高程较低的天然垭口处。进口水流应平顺,一般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正槽式溢洪道且直线式泄槽的布置策略。溢洪道出口水流应尽可能降低对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及干扰。泄洪隧洞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进口应力求水流平顺,出口应该注意消能和对其他建筑物的影响。
3.输水、取水建筑物:除考虑地形、地质的需要外,重点是要保证运用靠谱。对于低间取水或无坝取水,其进水口的布置应保证引入足够流量,预防泥沙进入。当取水口在库水面以下较深、取水水温较低时,防止对作物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可使用分层取水口。
4.水电站建筑物:水电站布置主要应保证水电站运用靠谱,水头损失较小,因此需要进口水流顺直,尾水排出通畅。坝后式厂房应尽量挨近坝体,以降低引水管路的工程量和水头损失。对河床式电站,主河槽布置泄水建筑物,厂房布置在岸边。同时防止泥沙淤积导致尾水位壅高,减少发电水头。当河谷狭窄不可以平列布置溢流坝和厂房时,可以考虑使用坝内厂房、厂房顶溢流式、挑越式或地下式厂房等布置形式。引水式电站的厂房地方主要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条件,多使用裁弯取直的办法,借助天然河道的落差,增加发电水头。
5.通航、过鱼、过木等建筑物:布置均应分别满足其适用的需要。